2015年1月25日星期日

3D打印如何改變整牙生意



  時下風靡的3D打印似乎已到了無所不能打樣打的地步,上至航天飛船,下到一幢完整的建築、一尊具體的人像……成為諸多潮流人士眼中的神器。但如果現在告訴你,3D打印最早是從為鋼牙妹服務開始發展起來的你會信嗎?其實在專業人士眼裡,這個時髦的玩意只是一項普通的快速成型技術罷了。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3D打印人像、物品的模具甚至是建築,其實在具體操作時都太容易了,我們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做過了。在3D打印概念還沒有形成之前,這就是一個快速成型的技術。”說這話的是李華敏。這是一家做隱形矯治器生產及銷售的企業,簡而言之,就是生產一種隱形矯治器來代替傳統的鋼RP絲牙箍牙套,來更好地達到矯治牙齒的目的。

  李華敏說:“其實早在3D打印技3D列印術還沒有爆紅的2003年,隱形矯治就已經在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模具。”

  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形成矯治器的批量化大規模生產,據說這也是國內現在唯一一家。事實上,隱形矯治技術也是地球上最早實現批量化生產的3D打印商品。

  何為批量化大規模生產,這在位於無錫2000平方米的生產廠房內可以找到答案,在這裡3D打印是整個產品工藝流程中重要的一環。

  數十台3D打印機全天24小時工作,每8個小時後被首席運營官陳鍇稱之為“一鍋”的用高伸縮復合高分子材料打印出的牙模整整齊齊地排列“出鍋”,再通過熱壓成型技術獲得成品。每天從這裡成型的模具數量以萬來計算,一眼望去密密麻麻。

  “3D打印其實最難打印的就是牙齒,因為牙齒最不規則,且對精度的要求最高,對打印參數的調校及設備的精度都要絕對地精確。”李華敏說。為此,甚至在生產廠房內都需嚴格規定恆溫恆濕,目的就是在於確保設備的穩定性及精確性。

  據李華敏透露,目前3D打印出的牙齒磨具工藝精度可以達到0。02mm。“人對於牙樣品齒的變化太敏感了,即便有細微的偏差都會感覺到不舒服,必須要精細。而3D打印一般的物品因為對精度要求不高,就很容易實現。”李華敏說。

  傳統的口腔學科瞄上3D打印,背後其實是基於對技術的判斷。早在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華敏與父親在北京接觸了首都醫科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隱形矯治技術,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隱形牙齒矯治。

  當時的技術只是一項實驗室成果,雖然申請了專利,但沒有產品,只有一個三維軟件和一台簡陋的激光快速成型機。但李華敏覺得概念特別好,她想試一把。於是就和父親出資將這項技術買斷,開始探索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的可能性。

  上手之後她才發現,用隱形矯治替代傳統的做法來矯齒這一看似簡單的創意,其背後的門道遠比想像要復雜。

  李華敏說,常規牙齒矯治普遍采用托槽和鋼絲,醫生個人的能力水平往往決定了矯治的最終結果。比如,醫生大多靠過往的經驗來掌握鋼絲的力度,這使得傳統的固定矯治很難和患者溝通將來牙齒可以達到的效果。

  但在做的是通過軟件直觀地向患者展示牙齒完整的治療過程。李華敏想要顛覆傳統的做法,給醫生解決這一過程中大量不可預知的問題。

  “現在我們運用3D影像科技來設計整個療程計劃。”陳鍇詳細介紹道,在從醫生處獲得個案的牙齒模型後,借助高精度CT掃描技術對其模型進行數字化處理,之後運用計算機軟件來進行診斷與設計,即模擬整個矯正過程,從矯治前的原始模型到矯治後的最終狀態模型的整個過程都能在電腦上被一一呈現,個性化的矯治方案變成了一組組的3D模型。

  之後再采用高伸縮復合高分子材料為每一個過程以3D打印的方式制作一個矯治器,這些隱形矯治器可以通過在牙齒上施加適當的、逆向工程可控制的力來使牙齒移動,借此牙齒矯治的過程就變成了通過換用一系列的矯治器來實現。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電鍍,硬陽處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